中国篮协 6 月 9 日公布的男篮亚洲杯集训名单中,CBA 四冠王辽宁男篮仅有张镇麟一人入选,这一结果引发广泛关注。资深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媒体上直言 "多少有些意外",并指出这一现象折射出辽篮在阵容老化、伤病侵袭与国家队战术需求之间的深层矛盾。
大家还在搜:付政浩分析认为,此次集训名单的选拔标准与郭士强指导 "即战力优先" 的执教风格高度相关。他指出,郭士强在用人上向来倾向于选择经验丰富、状态稳定的球员,而非潜力股。这种策略在国家队亟需成绩的背景下尤为明显 —— 本届集训不仅要备战 8 月的亚洲杯,更需为 2027 年世界杯和 2028 年奥运会储备人才,但现实操作中仍以即战力为主。
对于辽篮而言,赵继伟、付豪等老将的落选与伤病、年龄直接相关。赵继伟因颈部软骨骨折需手术治疗,且 31 岁的年龄已不符合国家队年轻化战略;付豪在半决赛中被广厦胡金秋全面压制,攻防两端存在感偏低,甚至可能被交易。相比之下,25 岁的张镇麟虽因腰胯伤势缺席全运会,但防守覆盖面积大、可适配 1-4 号位的特点,使其成为辽篮唯一符合国家队战术需求的球员。
辽篮在 2024-2025 赛季的表现印证了付政浩的担忧。常规赛排名第四、季后赛止步四强的成绩,暴露出球队面临的三大问题:
此次集训名单的选拔标准进一步解释了辽篮的 "独苗" 现象:
付政浩的 "意外" 之叹,本质是对辽篮人才断档的警示。近两个赛季,辽篮青训未能涌现出可堪大用的新人,张陈治锋、刘雁宇等年轻球员上场时间有限leyu手机版登录入口官方网站,而张镇麟独木难支。相比之下,广东队本次有 4 人入选,广厦、青岛等队也有多名年轻球员崭露头角,辽篮的梯队建设已显滞后。
若要改变这一局面,辽篮需加速新老交替:一方面,需给予张峻豪、张陈治锋等潜力股更多机会,填补韩德君、李晓旭退役后的空缺;另一方面,需优化外援配置,引入具备三分投射和策应能力的球员,减轻张镇麟的进攻压力。唯有如此,这支四冠王球队才能在国家队层面重获竞争力。
结语:
付政浩的 "意外" 背后,是辽篮从 "冠军之师" 向 "重建之师" 转型的阵痛。张镇麟的入选既是对其个人能力的认可,也折射出辽篮在国家队人才输送上的困境。对于这支承载着无数球迷期待的球队而言,如何在成绩与未来之间找到平衡,将是决定其能否重返巅峰的关键。
相关搜索: